
肩頸痠痛怎麼改善?本文將為你介紹6大舒緩肩頸痠痛方法,說明7個肩頸痠痛原因與6招預防方式,並深入解析肩頸痠痛的延伸症狀和就醫科別,肩頸痠痛舒緩運動推薦沐普拉提müvon Pilates的皮拉提斯課程!
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或姿勢不良,都有可能讓肩頸肌肉變得緊繃,進而導致痠、痛、麻、僵硬等不適感。若你也時常感到肩頸沉重,不妨試試做舒緩動作、運動、按摩、熱敷、貼貼布、使用精油等 6 個實用又簡單的放鬆方法,幫助你緩解當下的不適,讓痠痛不再天天報到!
平時在家可以多做一些有助於肩頸放鬆的舒緩動作,例如將背部靠牆伸展、拉伸頸部、擴展胸肌、雙手繞肩與收下巴等,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舉動改善肩頸僵硬與痠痛問題。
- 背部靠牆伸展:將背部靠在牆上,身體挺直站立,並把雙手打開後向上舉,在活動胸椎的同時進行深呼吸。
- 拉伸頸部:一手扶住後頸,一手輕壓頭部施力,讓脖子分別轉向左右 2 側,維持 45 度的傾斜角度適度拉伸。
- 擴展胸肌:雙手在背後交握,一邊挺胸一邊夾緊肩胛骨。
- 雙手繞肩:把手部搭在肩膀上,向前後輪流環繞 10 下。
- 收下巴:坐直身體,讓雙眼平視前方,不要駝背和前傾頸部,再將下巴往內平移。
運動是舒緩肩頸痠痛最根本也最有效的方法,透過有意識地訓練與伸展肩頸周圍的肌肉群,能防止肌肉長期處於緊繃狀態,同時還能矯正姿勢、強化肌力,例如皮拉提斯、游泳、瑜伽或彈力帶運動等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人的肩膀與頸部主要有 5 大穴道,包括後頸處的風池穴、天柱穴,與肩膀 2 側的肩井穴、肩中俞穴和肩外俞穴。根據中醫的觀點,適度按摩這些穴道可以幫助疏通經絡,使肌肉放鬆,藉此緩解肩頸痠痛。
- 風池穴:後頸 2 條筋與頭骨的交界凹陷處,高度大致與耳垂齊平。
- 天柱穴:後頸 2 條筋與髮際線的交界凹陷處,在風池穴的正下方 2cm。
- 肩井穴:肩井穴位於肩胛骨的最上緣,剛好介於大椎穴(頸椎最上方凸起處)和肩峰連線的中點。
- 肩中俞穴:肩中俞穴在大椎穴的左右 2 側,各旁開 2 吋。
- 肩外俞穴:肩外俞穴位於肩胛骨的內緣,位置與脊柱接近。
當肩頸部位感到痠痛不適時,熱敷是一種簡單且快速見效的舒緩方式。建議可以使用熱水袋、熱敷墊,或利用浸過熱水後擰乾的毛巾,一次敷 15~20 分鐘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放鬆僵硬的肌肉。
若肩頸痠痛難以在短時間內改善,可考慮使用市售的舒緩貼布或外用止痛藥膏。這類產品能夠帶來清涼或溫熱刺激感,幫助減緩局部疼痛,不過在使用前應留意肌膚是否會對其中的成分過敏,例如薄荷、辣椒素或冬青油等。
使用精油、按摩霜搭配推拿或刮痧,不僅能降低按摩的摩擦力、潤滑肌膚,還可以加乘放鬆效果,幫助鎮靜身心、釋放壓力,讓肩頸不再緊繃痠痛。推薦選擇薰衣草、甜馬鬱蘭、佛手柑、雪松、檜木等具有舒緩作用的精油。
肩頸痠痛適合練皮拉提斯嗎?立即加入 LINE 好友,讓專人為你解答!
看完上述內容,你可能會想進一步了解,能不能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防止肩頸痠痛呢?以下整理了 7 大痠痛原因及 6 個預防方法,讓你從改善坐姿、調整睡姿、活動伸展、放鬆情緒、減少負重到調整工作環境等各層面全面預防肩頸痠痛,找回輕鬆自在的身體。
雖然透過按摩、熱敷等方法能夠暫時緩解不適,但若不從最根本的問題著手,痠痛還是有可能反覆找上門。接下來,讓我們帶你認識 7 大肩頸痠痛原因,幫助你找出讓肩頸緊繃不適的真正元凶。
- 姿勢不良: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,例如低頭滑手機、脖子前傾(烏龜頸)、聳肩或駝背使用電腦、都會讓肌群處於不自然的受力狀態,長期下來不僅容易痠痛,還有可能造成肌肉發炎或神經壓迫。
- 身體缺乏活動:久坐不動、運動量不足會讓血液循環變差,當肌肉缺乏足夠的伸展與放鬆時間,就會使肩頸部位變得緊繃、僵硬,久而久之便會出現痠痛問題,甚至可能增加其他疾病發生的風險。
- 寢具不合適:寢具不合適是很容易被輕忽的肩頸痠痛因素,但它對脊椎和肌肉的影響其實相當深遠。枕頭太高/太低或床墊過軟/過硬都有可能讓肩頸區域在睡覺時承受不當壓力,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睡醒後會經常落枕或腰背疼痛的原因。
- 肌肉拉傷:運動或搬重物時的姿勢錯誤、肌肉過度拉扯或突然施力,都有可能導致肩頸部位的肌肉拉傷,輕則引發肩頸痠痛不適,重則可能造成身體活動受限,如果遇到此情形,建議及早就醫。
- 頸椎疾病:常見的頸椎疾病有骨刺、椎間盤突出、僵直性脊椎炎等,其症狀不只會造成肩頸僵硬疼痛,有時還會牽連到手臂,進而導致麻木、無力,若要改善這類症狀,則需交由專業醫師診斷處理。
- 情緒因素:放鬆心情,其實也是舒緩肩頸的一帖良藥。壓力、焦慮、情緒緊張都會影響大腦,讓交感神經持續興奮,使肩頸的肌肉無意識地繃緊,久而久之便會造成慢性疼痛。
- 其他疾病:造成肩頸痠痛的疾病,有時不一定與頸椎有關,動脈剝離、咽喉感染、淋巴腺炎、扁桃腺炎、心肺腫瘤、腦血管等疾病也有可能出現疼痛轉移,進而造成肩頸不適。
了解肩頸痠痛的常見原因後會發現,許多不適其實都是日常累積而來的結果。不過好消息是,只要從生活中做出幾個小改變,就有機會大幅改善肌肉緊繃與痠痛。
- 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:平常坐著的時候應讓背部挺直、肩膀放鬆,把重心放在坐骨(骨盆下方骨頭)上。
- 留意睡眠姿勢與枕頭高度:使用能支撐頸部曲線的枕頭,避免長期側睡或趴睡。
- 定時活動與伸展:每週運動至少 3 次,每坐 30~60 分鐘就起身動一動。
- 學習放鬆與減壓:平時可透過運動、冥想、泡澡或從事自己有興趣的活動,來幫助緩解精神壓力、放鬆肩頸肌肉。
- 避免單側施力或過度負重:背包盡量使用雙肩背款式,且重量不得超過體重的 5~10%,搬重物時則建議保持腰桿打直、讓重物靠近身體的姿勢。
- 調整工作環境以符合人體工學:如果發現自己辦公時會因為桌、椅、電腦螢幕高度不適合而出現錯誤姿勢,就應該及早進行更換或調整,以減少肩頸負擔。
想知道皮拉提斯可以如何改善肩頸痠痛嗎?立即加入 LINE 好友,了解皮拉提斯課程!
最後,你或許也會想知道,肩頸痠痛嚴重到什麼程度會需要就醫?萬一症狀持續惡化,又該掛哪一科才對?以下整理了肩頸痠痛可能衍生或伴隨的其他症狀,以及就醫時可選擇的科別,幫助你及早判斷、及時處理,避免小病拖成大問題。
如果肩頸痠痛遲遲未改善,甚至出現疼痛加劇的情況,或除了痠痛本身,還延伸出頭痛、手部麻痛等 7 種額外症狀,這代表你的肩頸痠痛可能是其他疾病帶來的併發症,若有以下狀況,建議儘早就醫,讓醫師找出真正的病因。
- 頭痛,可能伴隨噁心想吐感
- 手臂、手掌、手指的麻木或刺痛
- 上肢無力
- 睡眠品質下降
- 頭暈、眩暈
- 眼睛疲勞、視力模糊
- 情緒問題
當痠痛持續不退,甚至影響到睡眠或日常生活時,許多人會開始思考:「我到底該掛哪一科?」其實,肩頸痠痛的成因多元,對應的就診科別也不盡相同,若想更有效率地進行肩頸痠痛治療,以下 7 種科別你一定要認識。
科別 | 治療方法 |
疼痛科 | 類似家醫科,可初步為患者找出痠痛原因再協助轉診 |
復健科 | 透過儀器電療、運動治療等物理治療方式改善肩頸痠痛 |
骨科 | 以藥物治療為主,如果是較嚴重的頸椎問題可能會需要開刀 |
神經內科 | 以神經學檢查搭配藥物治療,若判斷需要手術會轉至神經外科 |
中醫 | 透過針灸、艾灸、推拿、拔罐協助治療肩頸痠痛 |
身心科/諮商所 | 若經各科檢查,發現肩頸痠痛成因為心理因素,可請身心科開立藥物,或由諮商所提供心理支持 |
對於上班族來說,長時間使用電腦、維持同一個姿勢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日常,久而久之,肩頸僵硬、痠痛就會悄悄找上你。建議大家在積勞成疾之前,透過皮拉提斯運動來重新建立正確的身體使用方式。
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不只是上課,而是真正陪伴你探索身體、建立長期運動習慣的空間,我們誠摯邀請你認識我們 —— 沐普拉提 müvon Pilates。
我們以「陪伴、探索、成長」為核心理念,透過專業師資、現代解剖學基礎與個別化課程設計,協助你從身體覺察出發,逐步培養動作控制力與核心穩定性,不僅改善姿勢體態,更為日常生活建立穩固、健康的身體基礎。
無論你的目標是預防痠痛、雕塑體態、提升身體功能,還是單純想找回與身體對話的感覺,沐普拉提 müvon Pilates 都會是你值得信任的起點。現在就開始這段從內而外的轉變,讓身體與生活一起進步!
想改善姿勢,避免痠痛嗎?立即加入 LINE 好友,了解更多皮拉提斯好處!